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题系列之九

发布时间:2011-07-10   浏览量: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感悟红色精神 重温历史文化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记赴碧沙岗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红色文化采风团

    2011年7月3日,我院09级国贸四班“红色之旅文化采风团”一行6人来到了碧沙岗公园,进行爱国主义学习。
    提起碧沙岗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公园,虽然不少人知道碧沙岗的前身是一座陵园,但真正能够说清碧沙岗来龙去脉、历史沿革的却不多。
   “土岗有幸埋忠骨,万千英灵眠绿城”。70多年前,冯玉祥将军为纪念北伐战争中阵亡的将士,在郑州西部修建烈士陵园,亲笔题写“碧沙岗”以石雕刻,砌嵌在大门之上,作为陵园的名称,并提“碧血丹心”四字,镌刻在园内纪念碑上。当时全园由四部分组成:中山公园(内有民族、民权、民生三亭和铁桥一座),烈士祠,碧瓦红垣,气象庄严,并以铜板雕刻诸烈士的姓名;还有烈士公墓和民生公墓。而当年的占地4000多平方米,前后两个院落,左右两排廊房的烈士祠,就是如今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。正如我们所见,这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院落,是很多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也是北京大学、郑州大学等国内优秀高校的文物考古教学科研基地。
    经过与研究院领导的协商,他同意实践团成员进去参观。起初,同学们还以为这个小小的院子只是一个办公场所,不会有多少的文物,然而走进以后,眼前的景象却让团队成员大吃一惊。一间60平方米的库房,竟然放置了80多个架子,而且是直达房顶。窄窄的过道,连转身都比较困难,同学们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,生怕碰坏了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。陪同参观的工作人员风趣地说:如果再胖一点点,她就没法在这儿工作了。工作人员介绍到,这个小小的研究院里,有10多万件出土和收集来的各类文物,并且这个祠堂本身就是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青铜器、玉器、陶器和唐三彩,虽然只是很少一部分,但也足够让同学们大饱眼福了。
    参观过程中,工作人员也像同学们透露了他们工作中的困扰。正如同学们所看到的一样,这么简陋的工作环境,使文物的保护成了一大难题,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由于没有符合条件的存放场地,只能锁在铁皮柜中,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损害。通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,同学们了解到郑州市现有许多可以作为重点考古发掘的地方,如果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开发,可以挖掘出更具潜力的旅游资源。如中华第一城——西山古城;中国第二洞——织机洞猿人洞穴遗址;中国夏代都城群——登封告成阳城、巩义市花地嘴、荥阳大师姑夏代城址以及60多座先秦城址和大量的古寺院等等。如果我们有足够专业力,我们可以对郑州商城进行深入发掘,假若能够发现车马坑、甲骨坑或者王陵之类的考古成果,那对外界的冲击将是震撼性的。
    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,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不仅缅怀了革命先烈,深刻感悟了红色精神,又了解到了郑州市乃至整个河南省的文物考古现状,重温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。以上这些收获,都在时刻提醒和鞭策着实践团队成员:历史要铭记,但更要把握现在。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,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争取早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