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扇门关闭 另一扇会打开

发布时间:2013-11-25   浏览量:0

    多丽丝·奈斯比特,是畅销书《中国大趋势:新社会的八大支柱》和《中国模式》的联合作者,以及《梅琳:我的中国》的作者。
    周末,我收到了两封电子邮件。一封来自一个中国学生,信中写道:“我最近考完了高考,但觉得自己没考好。我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去哪里、能做什么。我该怎么办?”

    另一封邮件来自一个朋友,她在写一本书,并为之付出了多年努力,但她发现,现在很难找到代理商将书推销给出版社。一些书商甚至看都不看就拒绝了她。她因此在邮件中说:“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孩子,一直对自己所做的事充满信心。但现在,有人过来对我说,‘傻子,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美好的童话’。”

    表面看,这两扇门似乎都关上了。一扇是一个学生通往大学的门,另一扇是让多年的辛勤耕耘有所收获的门。也许你会问,两者当中哪个更糟——在人生早期失望,还是在人生后期碰壁?每次,当我们感到门已关上时,似乎一瞬间,所有的路都走不通了。

    这时,那些“没关系,别担心”之类的劝慰之语并不管用。比“任由自己跌入坏情绪”更重要的,是如何尽快让自己从中摆脱出来。基督教经文中有这么一个比喻:你无法不让烦恼之鸟在周围盘旋,但可以不让它在你头上筑巢。

    当我们回看生活时,很多事通常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。当时觉得好的事,日后可能觉得也没那么重要;而当时令人失望的事,日后却可能被证明是令生活出现转机的动力。一些短暂的失败只是在告诉我们“也许你把注押在了一匹错误的马身上”。那么,我们该怎么做?

    举个体育世界中的例子。几乎所有的运动中都有中场休息,好让运动员补充能量并重新思考运动策略。运动员有教练给他们指导和建议,而我们可以从家长、老师、亲朋中找到平衡的建议。人在情绪低落时很难客观地看待事物,就像人很难通过震动的水面看清水中的东西一样。这时,好的建议就能帮我们调整自身、正确前行。

    那位中国学生,首先应耐心等待自己的高考成绩,看是否真没考好。如果确实没考好,那他必须面对现实。若他决定开始工作赚钱,那他起初得到的工作可能会比较卑微,因为他的起点低。但在日后的每份工作中,如果都能付出超过预期的努力,那他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。 

    我刚开始在出版社工作时,并没受过任何和出版有关的高等教育,而且当时我已在家当了一个阶段的全职妈妈。因此,我那时的起点非常低,只是一个广告销售人员。但我做得非常努力,拼尽了全力,很长时间后,老板终于注意到我的业绩。于是,我得到了提升,这超出我的预料。后来,我成了广告经理,超过了那些和我工作了一样久却依然是广告销售人员的人。最后,我成了出版社的“头儿”。

    我事业的成绩并非基于大学学位,而是基于我努力坚持不懈地工作。这发生在我似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之后。 

    固然,有很多职业是不接受高等教育就难以胜任的,如医生、律师、工程师。但对无数其他职业来说,认真努力和不断坚持,完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。因此,我们才有“从做中去学”的说法。

    至于我那位朋友,我想有两个可能。第一,她那本书写得不够好,或者虽好但不对市场的口味。这种情况下,不管多辛苦,为之努力了多少年,她都要适时地改变并提高这本书。另一种可能是,她还没找到“对”的书商。很多作者都有过被书商拒绝多次的经历,直到遇到真正的伯乐。罗琳的《哈利·波特》就被拒绝过19次,但现在它的销量已高达4.5亿册。

    所以,我很喜欢美国大法官和政治家威廉·斯特朗的一句话:你惟一失败的一次,就是你最后尝试的那次。只要还没尝试那最后一次,之前的,都不算失败。